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面部肉芽腫

  面部肉芽腫(Granuloma faciale)1945年由Nigley首先報告。亦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腫。本病有表皮下無浸潤帶,浸潤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而持久性隆起性紅斑浸潤中幾乎無嗜酸性粒細胞,亦不出現(xiàn)無浸潤帶。

目錄
1.面部肉芽腫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面部肉芽腫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面部肉芽腫有哪些典型癥狀 4.面部肉芽腫應該如何預防 5.面部肉芽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面部肉芽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面部肉芽腫的常規(guī)方法

1面部肉芽腫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面部肉芽腫的致病因素尚不清楚,但皮損直接免疫熒光檢查見血管內或血管周圍主要為IgG沉積,提示本病可能為免疫復合物介導的慢性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

2面部肉芽腫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面部肉芽腫可因淋巴管堵塞發(fā)生皮的橡皮腫樣改變,且患者可因抓撓造成皮膚完整性被破壞,故可因患者抓撓誘發(fā)皮膚細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繼發(fā)于體質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若并發(fā)細菌感染可有發(fā)熱、皮膚腫脹、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xiàn)。嚴重病例可導致膿毒血癥,故應引起臨床醫(yī)生的注意。

3面部肉芽腫有哪些典型癥狀

面部肉芽腫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集中在皮膚上,其皮損為一個或多個紅褐色或紫紅色斑塊,斑塊直徑可達數(shù)厘米,除毛囊口擴張外,皮損表面正常,好發(fā)于鼻、顴、前額部,少數(shù)還可發(fā)生于面部以外的部位如前臂、頸、胸,不侵犯內臟,可自行緩解。

4面部肉芽腫應該如何預防

根據(jù)病因,面部肉芽腫可能與免疫缺陷相關。故本病預防應注意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本病的發(fā)生的幾率。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疾病,應盡早治療,可降低并發(fā)癥的風險。

5面部肉芽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面部肉芽腫除了必要的皮膚檢查,還有組織病理檢查。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致密多形性浸潤,主要位于真皮上部,在某些部位還可伸向真皮深部,甚至皮下組織。浸潤不侵犯表皮或毛皮脂腺附件,并由狹窄的正常膠原境界帶,將表皮與浸潤分開為本病的組織病理特點。此外,還有免疫熒光檢查。

6面部肉芽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面部肉芽腫的飲食要求上,以高蛋白、足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主,具體如下:
  1、高蛋白飲食:補充豐富的高蛋白飲食,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抗炎能力,提供損傷組織修復所必需的原料。
  2、足量維生素:供給多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B族維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護口腔組織;維生素C可促進牙齦出血復原。
  3、補充礦物質:要特別注意礦物質的攝入,尤其是鈣、磷、鋅的攝入量及其比例關系。鋅可以抗感染,增強愈合。

7西醫(yī)治療面部肉芽腫的常規(guī)方法

面部肉芽腫的治療主要是進行對癥治療,小劑量氨苯砜25~100mg/d有效。糖皮質激素對抗體具有封閉作用,故臨床上亦可用puvA治療或皮損內注射皮質激素治療。對于重癥病例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丙種免疫球蛋白調節(jié)免疫功能,但后者價格比較貴,其臨床使用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