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肝動脈閉塞

由于肝臟的雙重血供,肝動脈閉塞引起的肝臟梗死少見。肝動脈閉塞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炎或低血壓休克引起,偶爾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藥后亦可發(fā)生肝動脈血栓形成。本病發(fā)病急驟,病情兇險,除非早期診治,病死率高。

目錄
1.肝動脈閉塞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肝動脈閉塞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肝動脈閉塞有哪些典型癥狀 4.肝動脈閉塞應該如何預防 5.肝動脈閉塞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肝動脈閉塞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肝動脈閉塞的常規(guī)方法

1肝動脈閉塞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1、發(fā)病原因

  肝動脈閉塞的原因可為栓塞、血栓形成、外來壓迫、血管壁增厚和醫(yī)源性因素等。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亞急性心內膜炎脫落的栓子;炎癥、腫瘤浸潤及肝動脈受損傷時血栓形成;惡性腫瘤的外來浸潤和壓迫;動脈硬化時的血管壁增厚、內膜破壞、增生或脫落、繼發(fā)血栓形成以及外科手術時的不慎結扎等,均可導致肝動脈閉塞。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普及,在導管造影檢查或介入栓塞治療中,導致肝動脈栓塞者有上升趨勢。故嚴格選擇適應證,嚴格技術操作規(guī)范,以便盡可能減少意外和不良后果。

  2、發(fā)病機制

  肝動脈閉塞的后果是肝臟梗死,若同時發(fā)生門靜脈阻塞,則往往致死。肝動脈阻塞發(fā)生于正常肝的病死率高于肝硬化患者。肝臟梗死大小視側支動脈循環(huán)范疇而定。病變區(qū)的中央蒼白,其四周充血出血:中央區(qū)見大量肝細胞壞死。周圍雖有肝細胞壞死,但匯管區(qū)無大的改變,梗死區(qū)內的肝細胞雜亂與不規(guī)則。

2肝動脈閉塞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一、栓塞術后綜合征

  絕大多數(>90%)的THACE術后厭食、胃部不適、惡心、嘔吐(12.3%)、發(fā)熱(70.6%~96%,38~39℃。持續(xù)1—2周,也可持續(xù)1個月),右上腹脹痛(46%)等,重者于栓塞當時或栓塞后短時間內可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緩慢、四肢濕冷、大汗淋漓和血壓下降等應激反應。一般予以對癥治療,可逐漸恢復正常。

  二、與化療藥物有關的并發(fā)癥

  1、心臟毒性所引起的心肌病變

  常見于應用蒽環(huán)類化療藥行THACE術后,特別是阿霉素(ADM,總量600mg/m2為30%,>1000mg/m2為50%左右),重者可發(fā)生心力衰竭。使用大劑量CTX和5-FU的少數病人也可發(fā)生心肌損傷。一旦出現心肌受損,首先應采取臥床休息、低鈉飲食和心電監(jiān)護,及時給予心肌營養(yǎng)藥物和持續(xù)低流量吸氧。

  2、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介入化療后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表現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和紅細胞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嚴重者出現全血降低。常見于應用絲裂霉素C(MMC)、ADM、順鉑(CDDP)或卡鉑(BP)后。

  3、胃腸道毒性反應

  消化道粘膜損害的發(fā)生率為,表現為胃部不適、惡心、嘔吐、口腔炎和腹瀉等,這是由于栓塞過程中部分化療藥或栓塞劑進入或返流至胃十二指腸動脈所致。常見于THACE術中應用氟脲嘧啶(5-FU)、CDDP、MMC和ADM等化療藥術后,且與其劑量相關。給予抑酸劑和鎮(zhèn)吐劑(如法莫替丁、胃復安),癥狀往往可緩解,必須立即停止化療,并及時補液調節(jié)水電解質平衡。

  三、與器械操作有關并發(fā)癥

  1、肝動脈內膜損傷剝離

  發(fā)生率高達(34.3%),按例次計也達1.5%。高危因素:

  (1)動脈壁正常結構受損,如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迂曲或走行異常,如動脈粥樣硬化或巨大肝腫瘤之推壓。

 ?。?)插管術中過于粗暴或反復插入導絲/導管而致動脈壁損傷。多無相應的臨床癥狀。

  2、肝動脈狹窄或閉塞

  發(fā)生率為2.9%~7.7%(按病例計)或0.4%(按例次計)。高危因素:

  (1)同“肝動脈內膜損傷剝離”。

  (2)肝動脈發(fā)育細小者。

  (3)血管受介入治療刺激而發(fā)生痙攣性閉塞,如果繼續(xù)強行操作,可能損傷血管而引起永久性閉塞。具有上述三種高危因素之一者,均易在THACE術后于肝動脈形成血栓,繼而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

  臨床多無明顯臨床癥狀。主要預防措施同肝動脈內膜損傷剝離。

  3、肝動脈穿破和假性動脈瘤形成

  發(fā)生率為0.17%~0.35%。高危因素:

  (1)同“肝動脈內膜損傷剝離”。

  (2)高壓注射器注射壓力故障,尤其當被置入導管的端孔緊貼動脈壁時。

  臨床表現:多無明顯臨床癥狀;若為大動脈支穿破,則可出現急腹癥、失血性休克等。診斷并不十分困難。主要預防措施同前述。

  4、多發(fā)性肝內動脈瘤

  發(fā)生率為0.26%~0.38%。發(fā)生原因尚存爭議,多數學者認為與以下原因有關

 ?。?)導絲、導管以及化療藥和栓塞劑的刺激;

  (2)供血支栓塞術后的血管壁炎癥和脆性增加所致。多無臨床癥狀。

  預防:盡量使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此現象通常于THACE術后3~12月內消失。

  四、肝膽系統(tǒng)并發(fā)癥

  1、急性肝功能衰竭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多數伴有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而THACE所選用的化療藥不僅對肝癌細胞有大的殺傷力,也對正常肝細胞有損害,如若灌注劑量過大或/和非選擇性插管過度化療栓塞,必將對正常肝組織造成嚴重損害而可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此外,它也是THACE術后其它嚴重并發(fā)癥的最終轉歸。

  發(fā)生率為0.3%~1%(按例次計)高危因素:

 ?。?)介入術前肝儲備功能較差者,如ChildB、C級或OkudaⅡ、Ⅲ級,乳酸脫氫酶大于425U/L,天冬氨酰氨基轉移酶>100mL,血清膽紅素>2mg/dL,肝瘤體>50%者。

 ?。?)伴有門靜脈主干或一級分支癌栓者。

 ?。?)伴有肝硬化或/和門脈癌栓所引起的明顯門脈高壓病例。

 ?。?)瘤體較大且未行超選擇插管注入過量化療藥碘油混懸液者。

  臨床上可很快出現迅速加深的黃疸、持續(xù)性惡心和嘔吐、有肝臭、肝濁音界明顯縮小、中毒性鼓腸、腹水和皮膚粘膜出血;繼而,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肝腎綜合征)及不同程度的肝性腦病直至昏迷,多數患者于數日內因肝腎功能衰竭或嚴重出血而死亡。

  此類并發(fā)癥的預后極差,死亡率高達50%~90%

  2、肝梗(壞)死

  大量化療藥碘油混懸液注入(或返流入)瘤周的正常肝組織供血肝動脈支并引起肝組織缺血,則可能導致其供血區(qū)肝組織梗(壞)死。發(fā)生率為0.1%~0.2%(按例次計)。高危因素:

 ?。?)伴有門靜脈主干阻塞(腫瘤侵及或癌栓)者。

 ?。?)伴有明顯的肝動脈-門靜脈分流(APVS)者。

 ?。?)未行超選插管注入過量化療藥碘油混懸液者。

  (4)應用液體栓塞劑(如無水酒精)或小徑(50μm)顆粒栓塞劑者。臨床表現:包括右上腹痛、黃疸、發(fā)熱(繼發(fā)感染者尤甚)、肝功能損害或急性肝功能衰竭。CT和MRI檢查可明確顯示THACE術后肝梗死的范圍、程度和性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梗死),以及其導致的局部肝萎縮。

3肝動脈閉塞有哪些典型癥狀

中老年病例居多,發(fā)病急驟,突發(fā)右上腹劇痛,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肝區(qū)壓痛和叩擊痛,肌緊張,黃疸迅速加深伴發(fā)熱,肝功能損害明顯,凝血酶原時間急劇延長,且非維生素K治療所能恢復,少尿,休克和昏迷狀態(tài),并且很快死亡,若患者渡過急性期,應注意各系統(tǒng)內臟功能變化及所出現的相應的癥狀和體征,如脾臟腫大,胰腺腫脹,腸道缺血性表現,腎缺血引起少尿,無尿或尿毒癥等。

4肝動脈閉塞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肝動脈閉塞的方法: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禁食高脂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飲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類食品。患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者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嚴密監(jiān)視病情切勿掉以輕心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適當運動可增加側支循環(huán),但不能搬動重物。

5肝動脈閉塞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血象:白細胞數增多。

  2、肝功能試驗: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明顯增高。

  3、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而非維生素K所能恢復。

  4、多普勒超聲波檢查:可見肝動脈血流中斷,可有側支代償,但少見,肝實質內可有液化灶,CT可見肝實質內有集中或分散的密度減低區(qū),腹腔動脈造影對診斷最有意義,可見肝動脈呈截斷或錐狀征,其周邊可有側支形成。

6肝動脈閉塞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食療方: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后,置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將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為粥。每日晚間食用。本方具有溫陽活血化瘀之效,用于陽虛寒凝、瘀血阻絡者,瘀熱阻滯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搗取汁,入鍋煎熬,加煉蜜120克收膏。任意服之。

  3、赤小豆粥:赤小豆適量,浸泡半日后,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1次。

  4、蘿卜粥:新鮮蘿卜250克,粳米100克。將蘿卜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

  5、烏杞湯:首烏、枸杞、澤漆各30克。每日煎水至300毫升,每日2次,每日1劑。

  6、人參銀耳湯:人參5克,銀耳10~15克。先將銀耳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凈。人參切成小片,用文火煮熬2小時,再入銀耳煮熬1小時。分早晚2次服。

  7、桃仁粥:桃仁10克,粳米50~100克。桃仁煮熟去皮尖,取汁和粳米同煮粥食。每日服1次。本方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用于瘀血阻絡者。

  8、雙耳湯:黑木耳、白木耳各10克,紅棗15枚。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后放入碗中,加水和少量冰糖,隔水蒸1小時,連湯服食,日2次。本方具有涼血活血之功,用于瘀血阻絡,瘀熱阻滯者。

  9、拔粥:薤白10~15克,蔥白2莖,白面粉100~150克。混勻后調入沸水中煮沸即成。分2次服。本方具有溫補腎陽之效,用于腎陽不足者。瘀熱阻滯者慎用。

  二、適宜食物:新鮮蔬菜、水果、瘦肉、蛋類、奶類以及各種豆制,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冬瓜、瓜、米仁、綠豆、黃瓜、鯉魚等,并多食纖維素高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等。

  三、不適宜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辛辣、刺激之品。滋補類食物滋補類食物。

7西醫(yī)治療肝動脈閉塞的常規(guī)方法

  1、治療

  治療原則為抗休克、鎮(zhèn)靜、止痛、解痙、祛聚、供氧和抗生素應用,同時給予護肝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內臟的微循環(huán),血漿及其代用品可緩解休克。有條件者應送ICU,充分供氧或人工輔助呼吸,由麻醉醫(yī)師配合,同時給予解痙、鎮(zhèn)痛、靜脈快速補液等,以使病人渡過休克及血管痙攣期,期待側支循環(huán)的代償,同時進一步查明病因、病變部位,以爭取針對病因、病情做進一步的處理,如取栓、溶栓等措施。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國內尚未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本病的報道,但對本病中醫(yī)藥治療,在肝科急診中醫(yī)藥治療研究是值得開拓的領域。根據本病特點,活血逐瘀同時佐以辛香溫通之品如麝香、蔥白等,再結合大劑量抗生素,對迅速改善癥狀有較好療效。

  2、預后

  本病預后視阻塞部位和形成側支循環(huán)而定。若閉塞位于胃、十二指腸動脈和胃右動脈起源的近端,常有足夠側支循環(huán)形成而維持生命;若阻塞在這些動脈起源的遠端,則其后果隨動脈的種類而異。曾有人報道因手術時不慎結扎肝動脈而致死的病例,但亦有能恢復者。繼續(xù)生存的患者,或因有膈動脈或肝包膜下動脈的良好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或因動脈主干未被切斷之故。緩慢發(fā)生的血栓形成的預后較突然阻塞者為佳。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