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腸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道內容物排出不暢或無法排出稱為腸梗阻,是導致急性腹痛常見的原因之一,不但可以引起腸管形態(tài)及功能的改變,嚴重的可出現(xiàn)全身生理狀態(tài)的改變,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很常見,常常伴隨出現(xiàn)的有腸道結構的異常或腸道異物,如腫瘤、憩室、腸道蛔蟲等。經(jīng)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后,大多數(shù)患者能夠治愈,排氣和排便恢復正常,腹痛等癥狀消失,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目錄
1.腸梗阻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腸梗阻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腸梗阻有哪些典型癥狀 4.腸梗阻應該如何預防 5.腸梗阻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腸梗阻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腸梗阻的常規(guī)方法

1腸梗阻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一)機械性腸梗阻

1、非腸道本身的病變,如粘連帶、腸扭轉、腸外腫瘤壓迫、內疝和腹外疝;其他腹腔內膿腫。

2、腸壁固有的病變,成年病人多為結腸腺癌、結核、克羅恩病、憩室炎及局限性腸炎;嬰兒以先天性腸道閉鎖或狹窄多見。

3、腸腔阻塞,如膽石腸梗阻、腸息肉、蛔蟲、糞石及腸套疊等。

(二)動力性性腸梗,是腸管運動發(fā)生障礙使腸腔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腸管壁本身沒有器質性改變。主要分為兩類:

1、麻痹性腸梗阻:多發(fā)生在腹部手術后,腹膜炎、腹膜后血腫、腎周圍膿腫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低鉀等情況下,這是由神經(jīng)、體液等因素直接刺激腸壁肌肉,使其失去蠕動能力而產(chǎn)生梗阻。

2、痙攣性腸梗阻:比較少見,較短暫,梗阻是由于腸肌痙攣性收縮以腸腔縮小而引起,偶見于腸道炎癥或神經(jīng)功能紊亂。

(三)缺血性腸梗阻

腸管無機械性阻塞而是由于腸系膜血管病變直接引起。見于腸系膜血管栓塞、腸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腸系膜血管血流灌注不足等。因其引起腸壁缺血,繼而引起蠕動不能而造成腸梗阻。


5腸梗阻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血液生化、血氣分析、X線檢查(腹部平片、口服鋇劑造影、鋇劑灌腸等)、CT可輔助診斷。

7西醫(yī)治療腸梗阻的常規(guī)方法

(一)基本(初步)治療

1、持續(xù)胃腸減壓:解除梗阻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可以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改善腸壁血循環(huán),有利于改善局部病變和全身情況。

2、靜脈輸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素亂和酸堿失衡:輸液所需容量和種類須根據(jù)嘔吐情況、缺水體征、血液濃縮程度、尿排出量和密度,并結合血清鉀、鈉、氯和血氣分析監(jiān)測結果而定。必要時須輸給血漿、全血或血漿代用品,以補償喪失至腸腔或腹腔內的血漿和血液。

3、防治感染和中毒:應用抗腸道細菌,包括抗厭氧菌的抗生素。主要用于絞窄性腸梗阻以及手術治疔的病人。

4、對癥處理:包括鎮(zhèn)靜劑、解痙劑等,慎用止痛劑。

(二)解除梗阻

1、非手術治療:主要適應癥為單純性粘連性(特別是不完全性)腸梗阻;蛔蟲或糞塊堵塞引起的腸梗阻;麻痹性或痙攣性腸梗;腸結核等炎癥引起的不完全性腸梗阻;腸套疊早期等。

2、手術治療:手術的原則和目的是在最短手術時間內,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復腸腔的通暢。具體手術方法要根據(jù)梗阻的病因、性質、部位及病人全身情況而定。

(1)解決引起梗阻的原因:如粘連松解術、腸切開取除異物、腸套疊或腸扭轉復位術等。

(2)腸切除及腸吻合術:如腸管因腫瘤、炎癥性狹窄等,或局部腸袢已經(jīng)失活壞死,則應作腸切除腸吻合術。

(3)短路手術:當引起梗阻的原因既不能簡單解除,又不能切除時(晚期腫瘤已浸潤固定,或腸粘連成團與周圍組織愈著等),則可作梗阻近端與遠端腸袢的短路吻合術。

(4)腸造口或腸外置術:當病人情況極嚴重,或局部病變所限,不能耐受和進行復雜手術,可用這類術式解除梗阻。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