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黃曲霉素中毒

  黃曲霉素為真菌毒素,主要損害人體肝臟及腎臟,有較強的致癌性。黃曲霉素中毒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厭食、嘔吐、胃腸道出血等。我國規(guī)定大米、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允許量標準為10ug/kg,其他糧食、豆類及發(fā)酵食品為5ug/kg。嬰兒代乳食品不得檢出。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食品、飼料中黃曲霉毒素最高允許量標準為15ng/kg。30~50ua/kg為低毒,50~100ug/kg為中毒,100~1000ug/kg為高毒,1000ug/kg以上為極毒。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

目錄
1.黃曲霉素中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黃曲霉素中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黃曲霉素中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4.黃曲霉素中毒應該如何預防 5.黃曲霉素中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黃曲霉素中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黃曲霉素中毒的常規(guī)方法

1黃曲霉素中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黃曲霉素中毒的發(fā)生是由于攝入有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所致。黃曲霉素主要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其基本結構中都含有二呋喃環(huán)和雙香豆素,根據其細微結構的不同可分為B1、B2、G1、G2、M1、M2等多種,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為藍色,G1、G2為綠色熒光。其中黃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強,且具有強烈致癌性。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肝臟,表現(xiàn)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腎曲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有管型形成。

2黃曲霉素中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黃曲霉素中毒可并發(fā)心臟擴大、肺水腫。黃曲霉毒素進入機體后,在肝臟中的量較其他組織器官為高,可并發(fā)肝功能衰竭。甚至可發(fā)生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腸道大出血表現(xiàn)。

3黃曲霉素中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黃曲霉素中毒早期有胃部不適、腹脹、厭食、嘔吐、腸鳴音亢進、一過性發(fā)熱及黃疸等。2~3周后出現(xiàn)腹水、下肢水腫、脾臟增大變硬、胃腸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4黃曲霉素中毒應該如何預防

黃曲霉素中毒預防主要是嚴格執(zhí)行我國食品衛(wèi)生標準。對于這種毒素,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預防糧食等食物的霉變。食品防霉關系重大,防霉措施要落實到食品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從原料開始,經過加工、運輸到貯存。殺菌處理殺菌的方法很多,目前用得較多的是加熱殺菌,黃曲霉,加熱到280℃才能完全破壞。如果食物已發(fā)霉,不要食用,以免發(fā)生中毒。

5黃曲霉素中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黃曲霉素中毒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輔助檢查,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層層析法或高效液相層析法在可疑食物、患者血尿樣中檢測出黃曲霉毒素。

6黃曲霉素中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黃曲霉素中毒患者飲食宜清淡,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宜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的食物;宜吃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忌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有很多種毒菌能產生毒素,在這些毒素中起致癌作用的有6種,其中最強的是黃曲霉素B1,其毒性比亞硝胺強75倍,比砒霜強68倍,比氰化鉀強10倍。若低劑量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對肝臟的損害尤其大。黃曲霉素最喜歡在玉米、花生中繁殖產毒。所以,現(xiàn)在要求在加工玉米、花生前,將霉粒篩選干凈,禁止用發(fā)霉的花生加工食用油。


7西醫(yī)治療黃曲霉素中毒的常規(guī)方法

黃曲霉素中毒屬急癥,應立即進行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所述。

  1、護肝。

  2、對癥支持治療。

  3、立即停止攝入有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補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療法。

  5、重癥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療。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