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人工呼吸

任毅
任毅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呼吸科
癥狀識別

人工呼吸是一種在緊急情況下,由施救者利用自己的呼吸協(xié)助患者進行呼吸的急救方法。在進行人工呼吸之前,必須首先進行評估現(xiàn)場、判斷意識和判斷生命體征三個關鍵步驟。

評估現(xiàn)場

判斷現(xiàn)場環(huán)境是否安全,包括是否存在危險物品、是否有倒塌的建筑物或障礙物、是否有有毒氣體等。

判斷意識

通過呼喊并拍打患者肩部的方式,判斷患者是否有意識。如果患者對呼喊和拍打沒有反應,可以初步判斷患者已經失去意識,需要立即進行急救。

判斷生命體征

讓患者平躺在地上,解開患者衣服,俯耳聽有無呼吸聲,看胸部有無起伏,觸摸其頸動脈有無搏動。判斷生命體征需要在10秒內完成。

120急救

如果患者失去意識且沒有自主呼吸,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電話中簡要說明患者情況和地點。救護車到來之前可以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

救治方法

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時,打開患者的氣道,確保呼吸道通暢。結合胸外按壓進行搶救,通常的按壓與呼吸比例為30:2,即每進行30次胸外按壓后,進行2次人工呼吸。

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將患者仰臥,頭部后仰,清除口腔內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施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對準患者的口部吹氣,吹氣結束后,施救者側轉頭部,松開捏鼻孔的手,讓患者自行呼氣;吹氣頻率對于成人通常為每分鐘13~15次,對嬰兒每分鐘20~30次。

2、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當患者的牙關緊閉,無法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對準患者的鼻孔進行吹氣,連續(xù)吹氣兩次。注意不要捏住患者的鼻孔,而是應將患者的口唇緊閉,防止漏氣。

3、口對口鼻

患者為嬰幼兒時,施救者深吸一口氣后,用嘴對準患者的口鼻部進行吹氣;吹氣要持續(xù)、平穩(wěn),時間應超過1秒,以使患者的胸廓抬起;密切觀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抬起,以判斷吹氣是否有效。

特別提示

1、可以使用呼吸膜、紗布等透氣性好的材料覆蓋患者的口鼻部,以減少接觸。

2、在進行人工呼吸前,務必確?;颊叩暮粑劳〞常瑹o異物阻塞。

3、每次吹氣要使患者的胸廓有明顯起伏,但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

4、吹氣要平穩(wěn)、持續(xù),避免用力過猛或過小。

參考文獻

[1]查人俊.口對口人工呼吸法[J].人民軍醫(yī), 1983(4):57-58.

[2]羅麗.急救中人工呼吸法的選擇及注意事項[J].中國中醫(yī)藥雜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