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肺血管

所屬科室:呼吸內科,風濕免疫科
任毅
任毅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呼吸科
本文由彩牛醫(yī)生原創(chuàng),經專業(yè)醫(yī)師審核校對

肺血管是肺部血液循環(huán)的管道系統(tǒng)。

包括肺動脈、肺靜脈以及毛細血管網。

在心肺系統(tǒng)的整體功能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連接心臟和肺臟進行氣體交換的橋梁。

位置

肺動脈

起自右心室,分為左右肺動脈,在肺門處進入肺臟,沿著支氣管分支而分支,逐漸變細,與各級支氣管伴行。

肺靜脈

肺靜脈通常有四條,兩條來自左肺,兩條來自右肺。它們從肺實質的毛細血管網開始匯聚,離開肺門后注入左心房。

肺毛細血管

廣泛分布于肺泡周圍,形成密集的網狀結構,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分為肺動脈、肺靜脈、肺毛細血管。

肺動脈

肺動脈管壁較厚,有多層平滑肌,內膜相對較光滑。其主要功能是將含氧量低的靜脈血從右心室輸送到肺部。

肺靜脈

肺靜脈管壁相對較薄,主要由內皮、內皮下層和少量平滑肌組成,負責將經過氣體交換后含氧量高的動脈血送回左心房。

肺毛細血管

管徑極細,僅允許單個紅細胞通過。管壁主要由一層內皮細胞和基膜構成,這種薄的結構有利于氣體的快速擴散。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分為氣體交換功能、血液運輸功能等。

氣體交換功能

肺毛細血管是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關鍵部位。當血液流經肺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彌散作用排出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氣則進入血液。

血液運輸功能

肺動脈將靜脈血輸送到肺部進行氧合,肺靜脈將氧合后的動脈血運回心臟,從而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氧供。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維生素C、E等抗氧化維生素有助于維持血管內皮細胞的健康。多吃橙子、檸檬、堅果等食物。維生素K對凝血因子的合成有重要作用,綠葉蔬菜如菠菜、西蘭花是很好的來源。優(yōu)質蛋白質可以幫助修復和維持血管壁的結構。如瘦肉、魚類、豆類等都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以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沉積。可以選擇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油脂。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像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長期堅持有氧運動能夠使肺血管的彈性增加,促進血液循環(huán)。例如,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60分鐘的慢跑,可以有效改善肺血管的功能。深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訓練可以改善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通過膈肌的運動,促進肺部血液的充分氧合。比如,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腹式呼吸練習,將手放在腹部,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收縮。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的日常養(yǎng)護有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避免長時間處于高海拔環(huán)境等。

戒煙限酒

吸煙是導致肺血管損傷的重要因素,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管痙攣等。酒精過量也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應適量飲酒。

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

使用空氣凈化器,定期開窗通風,減少空氣中的灰塵、花粉、化學污染物等對肺血管的刺激。

避免長時間處于高海拔環(huán)境

高海拔地區(qū)氧氣稀薄,可能會導致肺血管收縮、肺動脈高壓等情況。如果必須前往,應做好防護措施,如攜帶氧氣罐等。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形態(tài)

正常肺血管

肺動脈主干直徑一般在2-3厘米左右,隨著分支逐漸變細。肺靜脈直徑相對較窄,根據其在肺內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肺動脈內的血流為靜脈血,流速相對較快,以保證血液能及時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肺靜脈內為動脈血,血流平穩(wěn)地回流到左心房。

異常肺血管

肺動脈高壓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異常情況,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此時肺動脈會出現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等改變。

肺血管畸形

包括肺動靜脈瘺等,這是肺血管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出現異常,導致肺動脈和肺靜脈之間存在異常交通,使未經充分氧合的血液直接進入肺靜脈。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的異常癥狀有呼吸困難、咯血、發(fā)紺等。

呼吸困難

當肺血管出現異常,如肺動脈高壓時,由于肺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會出現呼吸困難,活動后加重。

咯血

肺血管破裂或者血管病變累及周圍組織導致出血時,會出現咯血癥狀。比如在肺動靜脈瘺時,可能會出現少量咯血。

發(fā)紺

是由于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改變。當肺血管病變導致氧氣交換不足時,容易出現發(fā)紺,尤其在口唇、指甲等部位明顯。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影響肺血管的因素有疾病因素、環(huán)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

疾病因素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會影響肺血管的結構和功能。心血管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也會對肺血管產生不良影響。

環(huán)境因素

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氣中,包括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等,會損傷肺血管內皮細胞。高海拔、寒冷等環(huán)境也會刺激肺血管。

生活方式因素

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會增加肺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在安靜狀態(tài)下和運動后注意自己的呼吸頻率和深度。如果在輕微活動后就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可能提示肺血管功能異常。定期查看口唇、指甲等部位是否有發(fā)紺現象,尤其是在運動后或者情緒激動時。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

肺血管的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其他檢查等。

體格檢查

聽診

醫(yī)生使用聽診器在胸部聽診,可以聽到肺動脈瓣區(qū)和肺靜脈區(qū)域的血流聲音。如果有異常,如肺動脈瓣狹窄時,會聽到收縮期雜音。

觸診

可以觸摸胸部,感受心臟搏動和肺部的情況。在肺動脈高壓時,可能會觸及右心室肥大導致的心臟搏動增強。

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

可以觀察肺血管的大致輪廓和心臟大小。在肺動脈高壓時,可能會看到肺動脈段突出。

CT血管造影(CTA)

能夠清晰地顯示肺血管的形態(tài)、走行和有無病變。對于診斷肺血管畸形等疾病有很高的價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與CTA類似,對肺血管疾病的診斷也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不適合使用造影劑的患者。

實驗室檢查

血液檢查

檢測血液中的D-二聚體水平,在肺栓塞等疾病時,D-二聚體可能會升高。還可以檢查血氣分析,了解血液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判斷肺血管的氣體交換功能。

其他檢查

右心導管檢查

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主要用于診斷肺動脈高壓等疾病。通過將導管插入右心和肺動脈,直接測量壓力等參數,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數據。

參考文獻
[1]王青,馬祥興,李傳福,等.16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4, 38(7):3.
[2]張春雨,杜軍保,閆輝,等.新型內源性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低氧性肺血管膠原重塑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 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