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組織由肌細胞組成,肌細胞間有少量的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
肌細胞又稱肌纖維,其細胞膜稱肌膜,細胞質稱肌漿。
根據結構和功能特點,可將肌肉組織分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類。
骨骼肌
附著在骨骼上,廣泛分布于人體的頭、頸、軀干和四肢,是人體運動的動力源,通過肌腱附著于骨骼的不同部位,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能夠產生隨意運動。
心肌
僅存在于心臟,構成心臟的壁,是心臟能夠自動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舒張的關鍵組織,推動血液循環(huán),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平滑肌
主要分布在內臟器官和血管壁內,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以及血管等部位,參與這些器官的多種生理功能,如胃腸道的蠕動、血管的收縮與舒張等。
主要功能是運動,通過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骼運動,完成各種軀體動作,如行走、奔跑、跳躍、握持等。此外,骨骼肌還能維持身體的姿勢和平衡,通過持續(xù)的肌肉收縮來保持身體在各種姿勢下的穩(wěn)定。同時,在運動過程中,骨骼肌的收縮還能產生熱量,有助于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心肌的自動有節(jié)律收縮,能夠推動血液在心臟和血管內循環(huán)流動,為全身各組織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需求。
可通過緩慢而持久的收縮與舒張,推動食物在胃腸道內的移動,促進消化和吸收;調節(jié)血管的管徑,從而控制血液的流量和血壓;還能幫助排出尿液、控制呼吸道的通氣等。
主要功能是運動,通過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骼運動,完成各種軀體動作,如行走、奔跑、跳躍、握持等。此外,骨骼肌還能維持身體的姿勢和平衡,通過持續(xù)的肌肉收縮來保持身體在各種姿勢下的穩(wěn)定。同時,在運動過程中,骨骼肌的收縮還能產生熱量,有助于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心肌的自動有節(jié)律收縮,能夠推動血液在心臟和血管內循環(huán)流動,為全身各組織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需求。
可通過緩慢而持久的收縮與舒張,推動食物在胃腸道內的移動,促進消化和吸收;調節(jié)血管的管徑,從而控制血液的流量和血壓;還能幫助排出尿液、控制呼吸道的通氣等。
蛋白質是肌肉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像雞胸肉、牛肉、魚蝦、蛋類、奶制品、豆類等都是優(yōu)質蛋白來源,有助于肌肉的修復和生長。碳水化合物可為肌肉運動提供能量,可選擇全麥面包、糙米、燕麥、土豆等復雜碳水化合物,它們能緩慢釋放能量,維持肌肉的持續(xù)活動。適量的健康脂肪攝入對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和激素水平很重要,可從橄欖油、魚油、堅果等食物中獲取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對維持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很重要;鈣是肌肉收縮和舒張所必需的礦物質;鎂參與肌肉的能量代謝和神經傳導。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來補充。
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耐力,使肌肉更有效地利用氧氣,為肌肉提供持久的能量支持。包括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量,通過對肌肉施加適當的阻力刺激,促使肌肉纖維增粗和增強。如瑜伽、伸展運動等,有助于保持肌肉的柔韌性和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預防肌肉拉傷和運動損傷,使肌肉在運動中能更好地發(fā)揮功能。
肌肉組織日常養(yǎng)護有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減少不良生活習慣等?! ?/p>
睡眠期間,身體會進行自我修復和調整,促進肌肉恢復和生長。每天應保證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長時間坐著或站著等,會導致肌肉疲勞和緊張,應定時起身活動,舒展身體,緩解肌肉壓力。
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減少肌肉的氧氣和營養(yǎng)供應;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等器官的功能,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和吸收,進而影響肌肉健康,應盡量避免。
正常肌肉組織
正常的肌肉組織色澤紅潤,質地均勻,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在觸摸時,感覺柔軟而有彈性,沒有硬結、腫塊或壓痛等異常情況。能夠正常地進行收縮和舒張,以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例如,骨骼肌能夠按照大腦的指令迅速而準確地產生動作,心肌有規(guī)律地持續(xù)跳動,平滑肌有條不紊地進行蠕動等。
異常肌肉組織
可能出現萎縮、肥大、纖維化等。萎縮表現為肌肉體積縮小,肌纖維變細,常見于長期不活動、神經損傷或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肥大則是肌肉體積增大,肌纖維增粗,可因長期過度運動或某些疾病引起;纖維化是指肌肉組織被纖維結締組織替代,使肌肉失去彈性和正常功能。
可能變得蒼白或暗紅。蒼白可能提示貧血或局部血液供應不足;暗紅可能是由于淤血、炎癥或缺氧等原因導致。
出現變硬、變軟或有結節(jié)等情況。變硬可能是由于肌肉痙攣、纖維化或鈣化等原因;變軟可能是因為肌肉壞死或嚴重營養(yǎng)不良;結節(jié)可能是腫瘤、囊腫或炎性病灶等。
肌肉組織的異常癥狀有疼痛、無力、麻木、活動受限等。
是最常見的癥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拉傷、勞損、炎癥、缺血等。疼痛的性質和程度各不相同,可能是隱痛、刺痛、脹痛或劇痛等。
表現為肌肉力量減弱,活動耐力下降,難以完成正常的動作或運動任務。這可能是由于神經損傷、肌肉疾病、營養(yǎng)不良或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導致。
通常是由于神經受壓或受損,導致肌肉感覺異常,出現麻木感、刺痛感或感覺減退等癥狀。
可能是由于炎癥、外傷、出血或淋巴回流障礙等原因引起,表現為肌肉局部腫脹、發(fā)紅、發(fā)熱等。
當肌肉出現疼痛、無力或腫脹等異常時,會導致關節(jié)活動范圍減小,肢體運動受限,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影響肌肉組織的因素有年齡、營養(yǎng)狀況、運動量、疾病因素、藥物副作用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組織會逐漸發(fā)生生理性退變,如肌肉質量減少、力量下降、彈性減弱等,這是由于年齡相關的激素水平變化、神經功能減退、蛋白質合成減少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素,會影響肌肉的正常生長、修復和功能維持。例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肌肉萎縮;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進而影響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廢用性萎縮,力量和耐力下降;而過度運動或運動不當,則容易引起肌肉拉傷、勞損、疲勞等損傷,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
許多疾病都會對肌肉組織產生影響,如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脊髓灰質炎、神經炎等會導致肌肉失去神經支配而萎縮;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等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和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等會引起肌肉炎癥和損傷。
藥物可能會對肌肉組織產生不良影響,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導致肌肉萎縮、無力;某些降脂藥物可能引起肌肉疼痛、乏力等癥狀。
可以通過觀察肌肉的外觀,看是否有萎縮、腫脹、畸形等情況。比如,對比兩側肢體相同部位的肌肉大小、形狀是否對稱。用手觸摸肌肉,感受其質地、硬度、溫度等。若感覺肌肉有硬結、腫塊或壓痛,可能提示存在問題。進行一些簡單的力量測試,如握拳、屈伸膝關節(jié)、踮腳尖等動作,來評估肌肉力量是否正常。若發(fā)現力量明顯減弱,可能是肌肉或神經系統(tǒng)出現了異常。嘗試進行關節(jié)的屈伸、旋轉等活動,觀察肌肉是否能夠正常配合完成動作,以及活動范圍是否受限。如果活動范圍減小或出現疼痛,可能是肌肉或關節(jié)存在問題。
肌肉組織的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其他檢查等。
視診
醫(yī)生直接觀察肌肉的形態(tài)、大小、對稱性、色澤等,以及肢體的姿勢和運動情況,初步判斷肌肉是否存在異常。
觸診
通過觸摸肌肉,了解其質地、硬度、壓痛、有無結節(jié)或腫塊等,進一步評估肌肉的狀況。同時,觸診還可以檢查肌肉的緊張度,判斷是否存在痙攣或松弛等情況。
X線檢查
主要用于觀察骨骼的形態(tài)和結構,雖然對肌肉組織本身的顯示不如其他影像學方法直接,但可以通過觀察骨骼的位置、形態(tài)變化以及有無骨折、脫位等情況,間接推斷肌肉的功能狀態(tài)和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牽拉,可能會導致骨折端移位。
超聲檢查
可清晰顯示肌肉的層次結構、形態(tài)、大小、內部回聲等信息,對于診斷肌肉損傷、炎癥、腫瘤等疾病有重要價值。它可以發(fā)現肌肉內的血腫、積液、撕裂傷等病變,還能實時觀察肌肉的運動情況,評估肌肉的功能。
CT檢查
能更清楚地顯示肌肉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對于發(fā)現肌肉內的占位性病變、骨折、骨腫瘤侵犯肌肉等情況有較高的診斷價值。通過CT掃描,可以獲得肌肉的三維圖像,為手術治療提供更準確的解剖信息。
MRI檢查
對軟組織的分辨力極高,能夠清晰地顯示肌肉的細微結構和病變,對于診斷肌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高。它可以發(fā)現早期的肌肉炎癥、壞死、變性、腫瘤等病變,是目前診斷肌肉軟組織疾病的重要影像學手段之一。
血液檢查
通過檢測血液中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等酶類指標,可反映肌肉是否存在損傷或炎癥。當肌肉受損時,這些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其血液濃度升高。此外,還可以檢測血常規(guī)、血沉、C反應蛋白等指標,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炎癥等全身性疾病對肌肉產生影響。
尿液檢查
肌肉疾病可能會導致尿液中出現異常物質,如肌紅蛋白尿。當肌肉發(fā)生嚴重損傷或壞死時,肌紅蛋白會釋放入血,并通過腎臟排泄到尿液中,使尿液呈紅色或棕色。通過尿液檢查可以發(fā)現這種異常情況,有助于診斷肌肉疾病。
基因檢測
對于一些遺傳性肌肉疾病,基因檢測是一種重要的診斷方法。通過檢測特定的基因缺陷,可以明確診斷疾病的類型和病因,為遺傳咨詢和治療提供依據。
肌電圖檢查
通過記錄肌肉在靜息和收縮時的電活動,來評估神經肌肉的功能狀態(tài)。可以檢測出神經傳導速度是否減慢、肌肉是否存在去神經支配、肌肉興奮性是否改變等,對于診斷神經源性和肌源性肌肉疾病有重要意義。
肌肉活檢
是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切取一小塊肌肉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通過觀察肌肉組織的病理變化,如肌纖維的形態(tài)、結構、炎癥細胞浸潤、有無異常物質沉積等,可以明確診斷肌肉疾病的類型和病因,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