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肌是人體下肢重要的肌肉群,分布在大腿部位。
在維持人體直立姿勢、行走、跑步、跳躍等各種運動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可以使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產生多種運動。
包裹著股骨,向上連接髖骨,向下連接膝關節(jié)周圍的骨骼結構。
縫匠肌
是人體最長的肌肉,呈扁帶狀,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內下方,經(jīng)膝關節(jié)內側,止于脛骨上端內側面。主要作用是屈髖關節(jié)和屈膝關節(jié),并且使已屈的膝關節(jié)旋內。例如,在盤腿坐的動作中,縫匠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股四頭肌
由四個頭組成,分別是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外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股內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內側唇,股中間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起自股骨體的前面。四個頭向下形成一腱,包繞髕骨的前面和兩側,向下延續(xù)為髕韌帶,止于脛骨粗隆。主要是伸膝關節(jié),股直肌還可屈髖關節(jié)。比如在踢足球時的伸膝動作主要靠股四頭肌完成。
恥骨肌
位于大腿內側上部,呈三棱形,起自恥骨梳和恥骨結節(jié),肌束斜向下外,繞過股骨頸向后,借扁腱止于股骨小轉子下方的恥骨肌線。主要作用是內收、外旋髖關節(jié)。
長收肌
在恥骨肌的內側,呈三角形,起自恥骨結節(jié)下方和恥骨聯(lián)合前面,肌束呈扇形分散,斜向外下方,止于股骨粗線內側唇中1/3。主要功能是內收髖關節(jié)。
股薄肌
位于大腿最內側,是扁薄的長肌,起自恥骨下支,向下止于脛骨上端內側面??梢詢仁阵y關節(jié)、屈膝關節(jié),并且使膝關節(jié)旋內。
短收肌
在恥骨肌和長收肌的深面,呈三角形,起自恥骨下支外面,止于股骨粗線內側唇上1/3。
大收肌
位于大腿內側深層,是內側群最寬大的肌肉,起自坐骨結節(jié)、坐骨支和恥骨下支,肌束呈扇形展開,止于股骨粗線內側唇上2/3及收肌結節(jié)。主要作用是內收髖關節(jié),在站立和行走時,防止下肢過度外展。
股二頭肌
位于大腿后側,有長頭和短頭。長頭起自坐骨結節(jié),短頭起自股骨粗線,兩頭會合后,以長腱止于腓骨頭。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jié)、屈膝關節(jié),并且使已屈的膝關節(jié)旋外。例如在跑步時,股二頭肌在擺動腿的屈膝和小腿外旋動作中起作用。
半腱肌
位于大腿后側,起自坐骨結節(jié),止于脛骨上端內側。主要是伸髖關節(jié)、屈膝關節(jié),并且使已屈的膝關節(jié)旋內。
半膜肌
在半腱肌的深面,起自坐骨結節(jié),止于脛骨內側髁后面。伸髖關節(jié)、屈膝關節(jié),同時還能使膝關節(jié)旋內,并且在膝關節(jié)屈伸過程中有穩(wěn)定膝關節(jié)的作用。
大腿肌由肌腹和肌腱組成。肌腹是肌肉的中間部分,主要由肌纖維組成,能夠收縮產生力量。肌腱是肌肉兩端的纖維組織,質地堅韌,主要作用是將肌肉附著在骨骼上,傳遞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使骨骼產生運動。
大腿肌可以使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產生多種運動,包括屈伸、收展、旋轉等。例如在行走時,大腿前群肌肉主要負責伸膝和屈髖,推動身體向前;內側群肌肉控制大腿的內收,保持身體平衡;后群肌肉在邁步時發(fā)揮伸髖和屈膝的作用。當人站立時,大腿肌通過等長收縮,保持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防止身體傾倒。在進行復雜運動時,如跳躍、轉身等,大腿肌也能協(xié)同工作,穩(wěn)定下肢關節(jié),保證動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大腿肌主要的飲食養(yǎng)護包含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
優(yōu)質蛋白質是大腿肌修復和生長的重要營養(yǎng)素。像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物富含優(yōu)質蛋白。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是肌肉合成的基本原料,攝入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可以幫助修復因運動等因素受損的大腿肌肉纖維,促進肌肉的生長和恢復。例如,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后,通過食用雞胸肉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來加速肌肉恢復。
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對維持骨骼健康很關鍵,因為骨骼是大腿肌的附著點,間接影響肌肉功能。維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減輕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氧化應激損傷。例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如橙子富含維生素C,菠菜富含維生素E等。
碳水化合物是大腿肌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在運動過程中,肌肉通過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能量來維持收縮功能。像全麥面包、米飯等復雜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持續(xù)的能量供應。例如,在進行長時間的跑步運動前,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
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等,可以增強大腿肌的耐力。力量訓練,如深蹲、腿舉等,則能有效增加大腿肌的力量和肌肉量。在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如快走、活動關節(jié)等,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運動后要進行拉伸,幫助放松肌肉,減輕肌肉酸痛,促進肌肉恢復。例如,在進行深蹲訓練后,拉伸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等相關肌肉群,可以緩解肌肉緊張。
大腿肌的日常養(yǎng)護一般包含戒煙、避免久坐久站、做好防護等。
吸煙會導致血管收縮,減少大腿肌的血液供應。血液中含有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是肌肉正常代謝所必需的,血液供應減少會影響肌肉的功能和恢復能力,長期吸煙可能導致肌肉力量下降和耐力降低。
久坐會使大腿肌長時間處于松弛狀態(tài),導致肌肉萎縮和血液循環(huán)不暢。久站則會使大腿肌過度疲勞,增加肌肉拉傷等損傷的風險。應該定時活動,改變姿勢,促進大腿肌的血液循環(huán)和正常代謝。
在進行可能會損傷大腿肌的活動,如體育運動、重體力勞動等時,要穿戴合適的護具,如護膝、護腿等。這些護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外力對大腿肌的沖擊,降低受傷的概率。
正常大腿肌
正常大腿肌具有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在運動時能夠正常收縮和舒張,沒有疼痛、腫脹等異常感覺,能夠完成各種日?;顒雍拖鄳倪\動功能。
異常大腿肌
常見于外傷,如摔倒、碰撞等直接暴力,或者運動時過度拉伸、扭曲等間接暴力導致。表現(xiàn)為受傷部位疼痛、腫脹,肌肉收縮或拉伸時疼痛加劇,活動受限。例如,肌肉拉傷后,受傷的肌肉處會出現(xiàn)明顯的壓痛,局部腫脹,患者在行走、跑步等活動時會感到疼痛,無法正常完成腿部的屈伸動作。
可能是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除了疼痛、腫脹外,還可能伴有發(fā)熱、發(fā)紅等癥狀。如大腿肌細菌性感染,炎癥部位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的典型表現(xiàn),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全身發(fā)熱、乏力等癥狀。
通常是由于局部肌肉反復受傷,如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多次肌肉挫傷,導致肌肉組織發(fā)生異常的骨化。局部肌肉變硬,活動范圍逐漸縮小,觸摸時可感覺到硬塊,嚴重影響大腿肌的正常功能。
是由血管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血管發(fā)育異常等因素有關。在大腿部位可出現(xiàn)腫塊,腫塊的大小、形狀不一,質地軟或中等,有時會有壓痛,可能會影響大腿肌的外觀和正常功能。
主要是遺傳因素導致的肌肉變性疾病。肌肉無力,肌肉萎縮逐漸加重,患者會出現(xiàn)行走困難、易跌倒等情況。隨著病情發(fā)展,可能會影響心肺功能等全身功能。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神經(jīng)-肌肉接頭傳遞障礙。肌肉極易疲勞,活動后肌無力加重,休息后可部分緩解。例如,患者在反復抬腿后,大腿肌會逐漸無力,甚至無法抬起腿部,經(jīng)過休息后,肌肉力量會有所恢復。
大腿肌的異常癥狀一般有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全身癥狀等。
是大腿肌異常最常見的癥狀。疼痛的性質多樣,可能是刺痛、鈍痛、酸痛等。疼痛的程度也因病情而異,從輕微的不適感至劇烈疼痛。例如,肌肉拉傷引起的疼痛通常是突然發(fā)生的、劇烈的疼痛;而肌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疼痛可能是慢性的、隱痛。
多是由于炎癥、損傷等導致組織液滲出或出血引起。腫脹部位的皮膚可能會繃緊,顏色可能會改變,如發(fā)紅或青紫。例如,在大腿肌挫傷后,受傷部位很快就會出現(xiàn)腫脹,皮膚顏色可能會變成紫紅色。
當大腿肌出現(xiàn)異常時,由于疼痛、肌肉無力等原因,會導致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減小。例如,在大腿肌拉傷或炎癥期間,患者可能無法正常行走、跑步、上下樓梯等。
在一些大腿肌疾病中,如炎癥引起的全身感染、肌營養(yǎng)不良等嚴重疾病,可能會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這些全身癥狀反映了疾病對身體整體功能的影響。
影響大腿肌的因素包括外傷、運動、遺傳因素、感染等。
如車禍、運動損傷等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于大腿肌,是導致大腿肌損傷和炎癥等異常情況的常見原因。
過度運動、運動姿勢不正確等都可能導致大腿肌損傷。例如,長期進行不恰當?shù)纳疃讋幼?,可能會引起股四頭肌勞損。而缺乏運動則可能導致大腿肌萎縮、力量下降等情況。
像肌營養(yǎng)不良、某些先天性肌肉疾病等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這些疾病會影響大腿肌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大腿肌或周圍組織,可引起炎癥反應,影響大腿肌的正常功能。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大腿肌,會引起化膿性炎癥。
可以通過簡單的動作來初步判斷大腿肌是否正常。例如,嘗試進行單腿深蹲動作,如果能夠順利完成,且沒有明顯的疼痛和不穩(wěn),說明大腿肌力量和協(xié)調性較好。還可以平躺在床上,雙腿伸直抬高,如果能夠輕松將雙腿抬高到一定角度,如與床面呈60度,且沒有異常感覺,也提示大腿肌功能正常。
大腿肌的常用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肌電圖測定、病理檢查等。
病史
醫(yī)生會詢問患者大腿肌異常的癥狀出現(xiàn)的時間、癥狀的變化情況、是否有外傷史、家族遺傳病史、運動習慣等信息,這些病史對于診斷大腿肌疾病非常重要。
視診
觀察大腿肌的外觀,包括肌肉的大小、形態(tài)、是否有腫脹、皮膚顏色是否正常等。例如,觀察是否有肌肉萎縮、局部腫脹、皮膚發(fā)紅或青紫等情況。
觸診
醫(yī)生用手觸摸大腿肌,檢查肌肉的硬度、有無壓痛、是否有腫塊等。例如,在檢查肌肉拉傷時,觸診可以確定拉傷的部位和程度,壓痛最明顯的地方往往是損傷最嚴重的部位。
被動運動檢查
醫(yī)生會被動地活動患者的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觀察大腿肌的反應。例如,在檢查肌肉是否有攣縮時,通過被動伸展和彎曲關節(jié),查看肌肉是否能夠正常伸展,有無抵抗感等。
血液檢查可以檢測一些指標,如肌酸激酶(CK)。當大腿肌受損時,肌細胞破裂,CK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中CK水平升高。對于炎癥性大腿肌疾病,還可以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血沉等炎癥指標,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血沉加快可能提示炎癥的存在。
X檢查
可以發(fā)現(xiàn)大腿肌區(qū)域的骨折、骨化性肌炎中的骨化組織等情況。例如,在大腿肌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中,X線檢查可以看到肌肉內的鈣化或骨化影。
CT檢查
對大腿肌的解剖結構顯示更清晰,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細微的骨折、肌肉內的腫塊等情況??梢詮亩鄠€層面觀察大腿肌和周圍組織的關系,對于診斷大腿肌血管瘤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MRI檢查
對軟組織的分辨力最高,能夠清晰地顯示大腿肌的肌肉纖維、肌腱、血管等結構。對于肌肉拉傷、炎癥、腫瘤等疾病的診斷準確性較高。例如,在診斷大腿肌炎癥時,MRI可以顯示炎癥部位的水腫、信號改變等情況。
主要用于檢測大腿肌的電活動。當神經(jīng)-肌肉接頭傳遞異?;蚣∪獗旧聿∽儠r,肌電圖會出現(xiàn)異常波形。例如,在重癥肌無力患者中,肌電圖可顯示出特征性的遞減反應,有助于診斷疾病。
懷疑有大腿肌腫瘤、肌營養(yǎng)不良等疾病,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關鍵。通過手術或穿刺獲取大腿肌組織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的細胞形態(tài)、結構等,可以明確疾病的類型和性質。例如,在大腿肌血管瘤的病理檢查中,可以看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等特征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