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全身性念珠菌病

  全身性念珠菌病是由白念珠菌為主的念珠菌屬所致的侵襲性感染疾病,其表現(xiàn)為真菌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和肝、脾、腎、骨、皮膚及皮下組織或其他組織的灶性病變。

目錄
1.全身性念珠菌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全身性念珠菌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全身性念珠菌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4.全身性念珠菌病應該如何預防 5.全身性念珠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全身性念珠菌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全身性念珠菌病的常規(guī)方法

1全身性念珠菌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念珠菌是正常消化道,有時也是皮膚的常見共棲性真菌。與其他全身性真菌病不同,念珠菌病是由內源性病原引起,一般不從周圍環(huán)境獲得。由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占所有全身性真菌病的80%。

2全身性念珠菌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本病累及消化道,主要表現(xiàn)為食道炎、腸炎;累及泌尿系統(tǒng)者,主要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液混濁;累及粘膜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也可發(fā)生心內膜炎及腦膜腦炎;累及生殖系統(tǒng)者,可并發(fā)女性不孕和男性包皮龜頭的炎癥。

3全身性念珠菌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念珠菌病好發(fā)在口腔粘膜、舌面、咽喉、齒齦及唇、口角,皮損表現(xiàn)為散在大小不等乳白薄膜,其狀如鵝口,故名鵝口瘡。薄膜容易揩去而呈潮紅濕潤面。

  念珠菌病可累及內臟,不同部位的感染所導致不同的癥狀。念珠菌性腸炎的病人表現(xiàn)為腸蠕動亢進、慢性腹瀉和肛門瘙癢。念珠菌性支氣管炎,其主要癥狀為咳嗽及咳出粘液性膠狀痰。念珠菌性泌尿道炎,病原菌自尿道逆行感染而引起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病人有尿急、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或血尿等癥狀發(fā)生。

4全身性念珠菌病應該如何預防

  為預防本病,應經(jīng)常用溫開水拭洗嬰兒口腔。哺乳用具應煮沸消毒,并應保持干燥。產(chǎn)婦乳頭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鹽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開水拭凈。兒童在冬季應注意防護口唇,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習慣。

  住院病人和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應注意預防感染。長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應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發(fā)生,特別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內臟)白色念珠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日常應加強鍛煉,保證營養(yǎng)。

5全身性念珠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本病做實驗室檢查,皮損處的鱗屑、口腔粘膜部位的膜狀物、痰液、尿液、血液、腦脊液、胸水、腹水及各種組織,真菌直接鏡檢可見大量假菌絲及孢子。真菌培養(yǎng)須連續(xù)3次陽性才具有診斷意義。

  對深部念珠菌病患者可做免疫學檢測和氣相色譜法。

  深部念珠菌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白細胞移動抑制因子(LIF)缺乏,白細胞移動抑制指數(shù)(MI)>0.8。當疾病靜止或好轉時,LIF恢復正常,MI

  對患者做氣相色譜法,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敗血癥)患者,血清甘露糖濃度多大于800μg/ml;非播散性患者可在600~800μg/ml之間;正常人及非念珠菌感染患者則低于600μg/ml。此法特異性高,定量準確,而且標本用量少(每次只需0.2ml)。

6全身性念珠菌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全身性念珠菌病的飲食宜:

  1、多飲紅茶。紅茶中抗菌作用,并且可以預防感冒。

  2、宜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食物,如綠豆、粳米、黃瓜、苦瓜、馬齒莧、綠茶等。

  全身性念珠菌病的飲食忌:

  1、忌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煙酒。

  4、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5、忌發(fā)物、海鮮。

7西醫(yī)治療全身性念珠菌病的常規(guī)方法

  全身性念珠菌病在治療方面,主要是支持療法和藥物療法。

  一、支持療法

  首先應消除誘發(fā)因素,如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須考慮減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生素,控制糖尿病和惡性腫瘤,調換靜脈輸液管等。當病人有免疫功能缺陷時,可應用免疫球蛋白來增強病人的免疫功能。

  二、藥物療法

  1、內用療法

  臨床上可口服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兩性霉素B及球紅霉素等藥物,具有良好效果。

  2、外用療法

  皮膚粘膜念珠菌僅采用外用療法即可奏效。臨床應用可酌選龍膽紫、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球紅霉素及咪唑類藥等作主藥,配制成溶液、軟膏、泥膏或乳劑以供使用。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