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堿(strongalkalines)包括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次氯酸鈉、氧化鈉、氧化鉀以及腐蝕作用較弱的碳酸鈉、碳酸鉀、氫氧化鈣、氧化鈣、氫氧化銨等。漂白粉內(nèi)含3%~6%次氯酸鉀。強堿類化合物用途甚廣,亦含于日常所用的去污劑、溝渠清潔劑、擦亮劑、去除油漆劑及燙發(fā)劑中。強堿類中毒多為直接濺灑于皮膚、黏膜、眼所致的刺激與強腐蝕、灼傷,誤服也可中毒。
強堿類中毒
- 目錄
- 1.強堿類中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強堿類中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強堿類中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4.強堿類中毒應該如何預防 5.強堿類中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強堿類中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強堿類中毒的常規(guī)方法
1強堿類中毒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強堿類中毒多為直接濺灑于皮膚、粘膜、眼所致的刺激與強腐蝕、灼傷,誤服也可中毒。強堿類由皮膚或消化道進入人體,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分布于全身,部分被中和和解毒,而吸收過量者可發(fā)生堿中毒,其大部分自腎排出。強堿較強酸更具腐蝕性,迅速吸收組織水分,溶解組織蛋白,皂化脂肪,損壞細胞膜結(jié)構(gòu),形成壞死性、深而不易愈合的潰瘍。
2強堿類中毒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口服中毒重者,可并發(fā)吸入性肺炎、縱隔炎、胸膜炎、心包炎、聲門水腫而發(fā)生窒息、休克和昏迷,甚至死亡。吸入中毒,可致氣管及支氣管黏膜組織壞死,可出現(xiàn)咯血性痰及壞死組織,不及時搶救可出現(xiàn)肺水腫、休克和昏迷,甚至死亡。眼睛灼傷,重者可致失明。
3強堿類中毒有哪些典型癥狀
誤服后導致口腔、咽部、食道及胃燒灼痛,腹部絞痛,流涎;嘔吐帶血的胃內(nèi)容物,呈強堿性;排出血性粘液糞便,口、咽處可見糜爛創(chuàng)面,先為白色,后變?yōu)榧t色或棕色。重癥有喉頭水腫、窒息、肺水腫、休克、食道及胃穿孔,后期可致消化道狹窄。食入固體強堿時,口腔可無明顯損傷,而食管與胃腐蝕很重,毒物吸收后,發(fā)生堿中毒?;颊哂袆×翌^痛,低鈣性手足搐搦,昏迷等。其他可有肝、腎等內(nèi)臟器官的損害,偶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吸入中毒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喉頭水腫、肺水腫,甚至窒息,接觸者主要為局部紅腫、水泡、糜爛、潰瘍等。
4強堿類中毒應該如何預防
強堿類中毒如何預防?簡述如下:
1、改革完善生產(chǎn)工藝,減少腐蝕劑跑、漏、冒的現(xiàn)象。
2、加強宣傳,遵守操作規(guī)程,加強個人防護。
3、萬一出現(xiàn)事故,應徹底沖洗。
4、因強堿較強酸更具有腐蝕性,因此對誤服中毒者的口腔護理更為重要,因口腔粘膜的破潰、出血與劇烈疼痛,故護理動作應輕柔。先讓病人以清水反復漱口,再以2%硼酸水漱口,如口內(nèi)污垢過多,可用1.5%雙氧水除之。疼痛重時,可以1%地卡因噴霧止痛,然后可涂西瓜霜、錫類散,口腔潰瘍Ⅰ號散或口腔潰瘍Ⅱ號軟膏(其成分見強酸中毒口腔護理部分),每日3~4次,以減少口內(nèi)繼發(fā)感染。
5強堿類中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強堿類中毒應該做哪些檢查?簡述如下:
1、嘔吐物檢查。中毒后嘔吐物或清洗液中可測到相應的毒物。
2、胃液酸堿度(pH)檢查。
3、血液生化檢查。有助于診斷。
4、消化道內(nèi)鏡檢查??设b定灼傷程度。
6強堿類中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口服強堿后易造成胃、腸穿孔,切忌洗胃、催吐。速給弱酸劑中和,如食醋、桔汁、檸檬汁、3~5%醋酸或5%稀鹽酸口服,注意碳酸鹽中毒時忌用,以免因產(chǎn)氣過多而促發(fā)穿孔,繼之服用生雞蛋清加水、牛奶、植物油,保護消化道粘膜。避免吃堿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7西醫(yī)治療強堿類中毒的常規(guī)方法
強堿類中毒的治療方法簡述如下:
1、口服中毒者,立即口服1000—1500毫升清水,隨后服用食醋300—500毫升,爾后服牛奶、豆?jié){、蛋清或200毫升植物油。忌用強酸類,以免導致胃腸內(nèi)充氣引起穿孔。嚴禁催吐、洗胃,尤其是對于口服強堿中毒的病兒,以免堵塞氣管及加重食道和胃壁的損傷。適當輸液,糾正脫水、堿中毒及休克等。有手足搐搦癥時,靜脈緩注10%葡萄糖酸鈣溶液。早期應用1—2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可預防消化道狹窄。
3、皮膚灼傷者,立即脫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反復沖洗身體,然后用O.005—0.01硼酸溶液清洗。皮膚灼傷可用清水沖洗,對Ⅱ、Ⅲ度灼傷,沖冼后用2%醋酸濕敷。
4、眼部被潑灑時,迅速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忌用酸性液體以中和堿劑,以免產(chǎn)生中和熱加重灼傷,并按眼灼傷處理。
5、對癥處理主要為止痛,防止休克和窒息避免胃腸穿孔。若皮膚出現(xiàn)潰瘍可應用抗菌軟膏預防傷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