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放射線治療的臨床應用,放射性視網膜病變(radiationretinopathy)和較罕見的放射性視盤病變也開始出現,放射性的視網膜和視盤病變盡管潛伏期不同,臨床變異較大,但發(fā)病呈劑量相關的特點。放射醫(yī)學的發(fā)展提高了對放射效應的理解,放射能量到達靶組織的精確性不斷提高,使得放射性視網膜和視盤病變的發(fā)生率明顯下降。但在視網膜和脈絡膜惡性腫瘤的放射敷貼器治療(近程治療)或外放射束治療(遠程治療)中,眼后部仍難以避免過量的治療而產生危及視力的血管病變。
放射性視網膜病變
- 目錄
- 1.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有哪些典型癥狀 4.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應該如何預防 5.放射性視網膜病變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常規(guī)方法
1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fā)病原因
與放射治療劑量密切相關。
1、放射量:遠程治療中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的關鍵在于判斷進入眼內的放射量。在近程治療脈絡膜黑色素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時,局部視網膜和脈絡膜的放射性改變是普遍發(fā)生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嚴重性仍與放射劑量相關。近距治療眼后段腫瘤,只要進入黃斑區(qū)周圍5mm,都將引起黃斑病變導致視力下降。引起黃斑病變的最小劑量目前尚不清楚,有報告60Gy(6000Rad)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引起黃斑病變。遠程放療引起黃斑病變的閾值劑量也不清楚,遠程放療量已降到15~60Gy。當超過45Gy時,隨劑量上升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率也上升。一般遠程治療量不超過25Gy,每次治療量不超過2Gy時,發(fā)生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較小。準確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率難以統(tǒng)計,因為輕微的視網膜病變可以無癥狀。
2、危險因素:接受過幾種化療的腫瘤患者更易于發(fā)生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此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視網膜在接受放射治療后,容易發(fā)生大面積缺血和新生血管。伴有全身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壓、膠原病、白血病等也易于出現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放射治療與化療同時進行易于發(fā)生視神經病變。
3、潛伏期:從接受放射治療到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時間變異性較大,很難預測。治療后出現微血管改變的時間可以從1個月~15年不等,多數報告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出現在放射治療后6個月~3年。放射性病變越嚴重,潛伏期越短。
二、發(fā)病機制
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首先遭受輻射損傷,其功能異常和細胞死亡是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開始,進行有絲分裂的多數視網膜內皮細胞群在輻射刺激下發(fā)生死亡,少數分裂間期的細胞吸收足量的發(fā)射量后立即發(fā)生死亡,最初的細胞死亡波引發(fā)鄰近的內皮細胞分裂、移行,以建立內皮細胞的連續(xù)性。但這些有絲分裂的細胞受到足夠量的輻射時也會發(fā)生死亡,影響了細胞周期的代謝,直至內皮細胞不再能完成它的整體性,便引發(fā)了血凝塊的形成。這種局部血管閉鎖形成是一種代償性修復。
毛細血管閉鎖導致小的側支血管的擴張,在缺血和擴張的血管之間建立通道。微動脈瘤、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的發(fā)生是對血流動力學和局部代謝改變的反應。毛細血管閉鎖面積較大時可以形成視盤和視網膜新生血管。放射能否直接導致視盤病變不明確,視盤的睫狀循環(huán)具有代償能力。較高劑量的放射可以導致脈絡膜血管閉鎖。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具有輻射抵抗力。軸漿流阻滯是放射性視盤病變的特點,或繼發(fā)于視盤的缺血性改變。
視網膜細胞具有相對的輻射抵抗力,非復制的神經細胞都具有較高的輻射抵抗。而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和周細胞的放射敏感性較高,易于受到放射損傷。
2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黃斑水腫、視網膜出血及棉絨斑,后期可產生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虹膜紅變等。
嚴重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常常發(fā)生在遠程放療沒有進行很好的眼部保護時,眼底有廣泛的毛細血管閉鎖和視網膜血管異??梢詫е曼S斑水腫,滲出和視力下降。急性的缺血性視網膜病變可以發(fā)生在使用大劑量的放射后,眼底出現廣泛的視網膜壞死和小動脈閉鎖,棉毛斑,視網膜淺層和深層出血。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出現視網膜和視盤的新生血管,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虹膜紅變,甚至眼球萎縮。
3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有哪些典型癥狀
輕微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臨床特點可以見到眼后極部出現分散的小的毛細血管阻塞病灶,病灶周圍的毛細血管不規(guī)則擴張,熒光血管造影可以確定毛細血管滲漏的范圍,隨著視網膜病變的發(fā)展出現微動脈瘤,擴張的側支循環(huán)和喪失功能的毛細血管網,逐漸發(fā)展為缺血性視網膜病變,也可以合并滲出和視網膜淺層出血,視力改變比較緩慢。
嚴重的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常常發(fā)生在遠程放療沒有進行很好的眼部保護時,眼底有廣泛的毛細血管閉鎖和視網膜血管異常,可以導致黃斑水腫,滲出和視力下降,急性的缺血性視網膜病變可以發(fā)生在使用大劑量的放射后,眼底出現廣泛的視網膜壞死和小動脈閉鎖,棉毛斑,視網膜淺層和深層出血,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出現視網膜和視盤的新生血管,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虹膜紅變,甚至眼球萎縮。
使用放射敷貼器引起的放射性損害主要發(fā)生在貼敷部的脈絡膜和色素上皮層,出現脈絡膜血管的閉鎖,色素堆積或脫色素區(qū)域,偶爾也可以看到脈絡膜新生血管。
放射性視神經病變既可以由遠程放療引起,又可以由放射敷貼器引起,常與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同時存在,急性期視盤充血,水腫,常合并視盤周圍水腫,硬滲,出血和棉毛斑,熒光血管造影顯示視盤周圍大面積無灌注區(qū),視盤水腫可以持續(xù)數周或數月,最終發(fā)生視神經萎縮,視力下降是嚴重的。
4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應該如何預防
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是某種放射線直接作用于眼底視網膜的結果,因此醫(yī)務人員必須采取預防措施,使外照射劑量不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防護標準,此外,為了防止晶狀體受輻射損傷,從事放射線工作者,應戴鉛防護眼鏡。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需要注意放射治療過程中的防護。
5放射性視網膜病變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進行血常規(guī)的白細胞計數檢查,對全身其他大面積部位的放射治療患者更有提示價值。
2、FFA和ICG可以確定視網膜缺血和脈絡膜缺血性改變,皮質視覺誘發(fā)電位(VEP)可以協(xié)助判斷放射性視神經病變,出現P-100波潛伏期延長。
3、組織學改變顯示視網膜內層的損傷重于視網膜外層,早期血管內皮細胞喪失,而周細胞群尚存,主要發(fā)生在動脈側的微動脈瘤和毛細血管紡錘形擴張,無細胞的和塌陷的毛細血管網以及無灌注區(qū)的出現是缺血性視網膜病變的特點,當放射量超過60Gy(6000Rad)時,感光細胞,色素上皮和脈絡膜毛細血管廣泛喪失,內層視網膜和視神經萎縮均可以發(fā)生。
6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放射性視網膜病變食療方
1、苦瓜綠茶:新鮮苦瓜2個(250克),綠茶50克。將鮮苦瓜在上1/3處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后,用竹扦插合,并以細線扎緊,掛通風處陰干??喙细珊?,外部用潔凈紗布蘸溫開水擦凈,連同茶葉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10克,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30分鐘后即可飲用。
2、蘿卜豆奶茶:新鮮白蘿卜250克,豆?jié){250毫升。將白蘿卜洗凈切碎,放入家用榨汁機中,快速絞取漿汁豆?jié){放入沙鍋用火煮沸調入蘿卜濾汁,混勻即成。
3、芹菜雙冬茶:新鮮芹菜500克,麥門冬15克,天門冬15克。將新鮮芹菜擇洗干凈切碎放入家用榨汁機中榨汁約500毫升,將麥門冬、天門冬去雜質洗凈加500毫升水煮沸濃縮200毫水,100毫升倒入250毫升芹菜汁湯混勻早上服。余100毫升倒入250毫升芹菜汁湯混勻晚早上服。
4、清炒二瓜:冬瓜300克,水發(fā)冬菇100克,蔥花、姜末各適量。
5、菠菜:50克菠菜中含有450毫克維生素A。用熱水燙一下加入芝麻拌成涼菜或者烹炒都行,菠菜加熱后葉子就會變小,可以多吃一些。
二、放射性視網膜病變吃什么對身體好
1、多吃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肉、動物的內臟、魚蝦、奶類、蛋類、豆類等。
2、多吃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如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和蛋類,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蘿卜、莧菜、菠菜、韭菜、青椒、紅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
3、多吃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其中尤其以青椒、黃瓜、菜花、小白菜、鮮棗、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
4、多補鈣,如豆類、綠葉蔬菜、蝦皮含鈣量都比較豐富。
5、多喝枸杞菊花茶。
二、放射性視網膜病變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1、禁食蒜、蔥、洋蔥、生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2、少吃甜食。
3、禁煙。
7西醫(yī)治療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的常規(guī)方法
一、治療
1、光凝:目前尚無隨機對照研究,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黃斑水腫和血管增殖性病變可以考慮光凝治療。缺血性脈絡膜病變出現脈絡膜新生血管可以用光凝或經瞳孔溫熱激光(TTT)。
2、皮質激素:黃斑水腫可以考慮玻璃體腔內注射曲安乃德。
3、玻璃體切除手術:當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發(fā)生持續(xù)不吸收的玻璃體積血,可以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聯合光凝治療。
二、預后
停止放射治療,可以使視力維持恒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