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當前位置: 彩牛養(yǎng)生 > 養(yǎng)生常識 > 針灸養(yǎng)生 > 正文

天熱易中暑 中醫(yī)針灸幫你驅走暑氣

2016-06-12  來源:彩牛養(yǎng)生    

導讀夏天是非常炎熱的,中暑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烈日下工作的人更加容易出現(xiàn)中暑的現(xiàn)象。那么中暑怎么辦,中醫(yī)有什么對付中暑的方法呢。...

天熱易中暑  中醫(yī)針灸幫你驅走暑氣

夏天是非常炎熱的,中暑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烈日下工作的人更加容易出現(xiàn)中暑的現(xiàn)象。那么中暑怎么辦,中醫(yī)有什么對付中暑的方法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有關驅除暑氣的方法吧。夏季如果我們長時間的在太陽下或者高溫下工作的話,就會導致勞則傷氣,這個時候暑熱之邪乘機侵入導致中暑。

中暑依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輕證和重證兩類。輕證中暑:癥見頭昏頭痛、胸悶嘔惡、高熱汗閉、煩躁不安、脈洪數(shù)、舌苔黃膩。重證中暑:除上述癥狀外,如為暑熱蒙心,尚見神昏喘促、轉筋抽搐。如屬氣陰兩傷,則現(xiàn)面色蒼白、汗出氣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脈象虛細、質淡白等證候。治療中暑除了物理降溫法和藥物療法之外,針灸也有極好的效果,下面就為大家分型介紹中暑的針灸療法。

一、輕證中暑

1、主證: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干煩渴,脈浮大而數(shù)。

2、治則:清泄暑熱。

3、處方:大椎、內庭、曲池、內關、太陽、委中。

4、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內庭為足陽明之滎穴,“滎主身熱”(《難經(jīng)》),曲池為手陽明之合穴,為清熱要穴,兩穴合用可泄陽明之暑熱;內關通于陰維,陰維之脈行腹里、貫胸膈,清熱泄三焦火,故能和胃止嘔;太陽為經(jīng)外奇穴,刺血清熱,疏解頭部昏痛;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熱。

5、治法:宜將病人迅速置于陰涼通風處,解開衣衫。先以三棱針點刺雙側太陽,擠去惡血,余穴均施涼瀉法,以泄熱祛暑。留針至癥狀明顯改善,留針期間亦須間斷運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