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有哪些
2024-08-22 254次瀏覽
老年人鈣容易大量流失,造成骨質疏松,它都有哪些癥狀?
老年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疾病,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發(fā)生骨折。其癥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疼痛:患者常感到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這種疼痛在承重時加重,可能導致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均可能引發(fā)難以忍受的骨痛。
2.身材變形:骨質疏松嚴重時,患者可能出現身高縮短和駝背。這是由于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胸廓畸形,進而可能影響肺功能和消化道功能。
3.易發(fā)骨折:輕微的跌倒甚至咳嗽都可能導致骨折,尤其是腕部、髖部和脊柱骨折最為常見。這些骨折不僅恢復緩慢,而且可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4.呼吸功能下降:嚴重的脊柱骨質疏松可導致胸廓畸形,影響肺部擴張,從而出現呼吸困難、氣短等癥狀。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充足日照等,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2024-08-22 19:22
-
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
獻血ALT的標準值是多少
-
獻血年齡限制揭秘:你符合獻血條件嗎?
-
問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答獻血的條件和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年齡:獻血者年齡應在18-55周歲之間,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2.體重:成年男性體重大于50kg,成年女性體重大于45kg。 3.生命體征:血壓應在正常范圍內(如90-139/60-89mmHg),脈搏在60-100次/分之間,體溫正常,無發(fā)熱等不適。 4.健康檢查:需通過血常規(guī)、肝功能、表面抗原等實驗室檢查,確保丙肝抗體、梅毒抗體、艾滋病抗體均為陰性,無貧血、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 5.其他要求:獻血前應避免用藥、飲酒,女性應避開月經期。獻血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并適當補充營養(yǎng)。
-
問獻血的條件和標準有哪些
答
獻血是指自愿捐獻血液以供醫(yī)療救助。獻血的條件和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年齡和體重:獻血者年齡需在18至55歲之間,體重要求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
2.健康狀況:獻血者必須身體健康,無傳染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獻血前需進行健康篩查,保證血液的質量。
3.血液檢查:獻血前需進行血常規(guī)、血型、肝功能等檢查,保證血液符合安全的標準,不會對接受者造成危害。
獻血前需注意休息,飲食清淡,避免飲酒和熬夜。獻血后應適當補充營養(yǎng),避免劇烈運動。如果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yī)。
-
問獻血和獻血小板的區(qū)別
答獻血和獻血小板的區(qū)別是,獻血是將血液從一個人身上抽取出來,獻血小板是將血小板從一個人身上抽取出來。血液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液液體組成,而血小板只是血液中的一種成分,是一種圓形或橢圓形的細胞,能夠把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凝塊,以止血。獻血小板可用于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
問獻血小板和獻血的區(qū)別
答獻血和獻血小板的區(qū)別:獻血成分、獻血完成時間以及獻血的間隔時間不一樣。1.兩者獻出的血制品成分不一樣。獻血是通過靜脈來采血的,獻血小板是通過機器,在全血中分離出血小板,然后再把其他的血液成分,如白細胞、紅細胞等輸回獻血者的體內。2.獻血的時間較短,一般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獻血小板時間較長,可能需要一小時三十分鐘左右。3.獻血最多一年不超過兩次,血小板捐獻間隔時間較短,可以兩個月捐獻一次。不管是獻血還是獻血小板,兩者對獻血者身體一般是沒有傷害的。建議患者到正規(guī)機構進行獻血,預防傳染病。
-
問動脈血壓形成的條件
答
動脈血壓的形成主要依賴于心臟的泵血功能、血液的充盈量以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形成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血液的充盈量: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血液總量和血管系統(tǒng)的容積決定了血管內的血液充盈程度。如果血液充盈量增加,血管內壓力也會相應升高。
2.心臟射血:心臟射血是推動動脈血液流動的必要條件。心室肌收縮時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動血液流動,形成血液的動能;另一部分則形成對血管壁的側壓,并使血管壁擴張。
3.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外周小動脈和微動脈對血管的阻力,這種阻力可以使大動脈內的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4.大動脈的彈性:大動脈壁富含彈性纖維,能夠順應心臟射血的壓力波形而擴張,隨后在心臟舒張期回縮,幫助維持連續(xù)的血流和穩(wěn)定的血壓水平。